1.4数据获取及分析
用CD3+CD8设门圈定CD4+T细胞群,收集1104个细胞,用Cellques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Th1(CD3+CD8/IFNγ+)和Th2(CD3+CD8/IL4+)的百分率及Th1/Th2细胞的分布。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表示,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
CPPS患者外周血Th1细胞显著多于Th2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Ⅲa型、Ⅲb型CPPS患者的Th1细胞数及Th1/Th2比值均升高,差异显著(P<0.05),Th2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Ⅲa型与Ⅲb型患者比较,其Th1、Th2细胞数及Th1/Th2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表1。表1CAP/CPPS患者与对照组外周血Th1/Th2比值(略)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
慢性前列腺炎(CP)是一种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的常见病,仅有5%~10%可找到细菌感染的证据[5],其余大多数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其症状多变,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不统一,患者虽经长期治疗,但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免疫与前列腺炎的关系引起了较多的关注[3]。男性生殖道是一个免疫优势部位,任何生殖系统(包括前列腺)损伤,如泌尿道感染、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创伤等都增强自身免疫反应,因此自身免疫和T细胞增殖反应可能参与了CAP/CPPS的发病过程。Batstone等[6]通过研究CPPS患者与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与连续稀释的精浆反应情况,有力支持了自身免疫学说。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状态依赖于多种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以产生适度的免疫应答清除异物抗原,又不损伤自身组织。辅助性T细胞(Th)可分为Th0、Th1和Th2细胞,在生理条件下,Th1/Th2处于相对平衡状态,Th1/Th2平衡调节对维持机体免疫状态起重要作用,Th1细胞主要为泌IL2、IL12、IFNγ等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免疫,而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10等细胞因子调节体液免疫,Th1/Th2比例失衡即极化异常与许多疾病发生和转归有关。本实验结果显示Ⅲa和Ⅲb型患者Th1细胞数和Th1/Th2比值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提示免疫因素参与了CAP/CPPS的发病过程,CAP/CPPS的发生与免疫增强有一定关系,Th1型反应模式处于优势状态,Th1/Th2极化异常。
近年来关于Th1/Th2细胞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功能变化研究进展非常迅速,这些研究初步阐明了人类Th1/Th2细胞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细胞因子网络的认识,并为Th1或Th2介导的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果能人为的选择性诱导或调控Th1/Th2细胞的免疫反应,促进Th1/Th2细胞反应的动态平衡将十分有利于疾病的转归。根据CAP/CPPS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分布变化情况设计治疗方案,调整机体Th1/Th2的相对平衡状态,使免疫反应由Th1型向Th2型转变将有助于临床治疗CAP/CPPS。Th1和Th2细胞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形成网络系统互相协调互相制约各种免疫反应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因此可以在充分考虑细胞因子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进行类似过敏性哮喘[7]、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等疾病的免疫治疗的尝试。
【参考文献】[1]ChronicProstatitisWorkshop.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M].Bethesda,Maryland,1995:714.[2]唐孝达.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诊治中值得商榷的问题[J].中华男科学,2003,9(6):403406.[3]周晓辉,韩蕾,周智恒,等.免疫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特性[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4):290295.[4]李宏军,尚学军,黄宇烽.L10、L8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改变及意义[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4,10(7):486487.[5]AlexanderRB,PonniahS,HasdayJ,etal.Elevatedlevelsofproinflammatorycytokinesinthesemenofpatientwithchronicprostatitis/chronicpelvicpainsyndrome[J].Urology,1998,52(5):744749.[6]BatstoneGR,DobleA,GastonJS.AutoimmuneTcellresponsestoseminalplasmainchronicpelvicpainsyndrome(CPPS)[J].ClinExpImmunol,2002,128(2):302307.[7]兀威,陈萍,高燕,等.白细胞介素12对哮喘患者Th细胞的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4):393396.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